韦庆媛:潘光旦与闻一多遗骨保存之谜

发布时间:2012-05-20   来源:《闻一多研究动态》  

  清华大学图书馆韦庆媛在《中国档案》2011年第12期上发表《潘光旦与闻一多遗骨保存之谜》。文中说:1952年1月2日,根据教育部指示,清华大学校务工作会议决定成立“节约检查委员会”,从而拉开了在行政人员中清查贪污分子、在教师中进行思想改造的运动。1月31日,时任社会学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的潘光旦,向全校师生做了第一次检讨,随后又两次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作了检讨。3月29日,“节委会”召开全校师生批判大会,对潘光旦做了“思想本质是反动的”结论,理由之一便是拒绝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放置闻一多的骨灰。

  文章指出,对潘光旦的这一指责实际上是个冤案。闻一多火化后,家属把骨灰带到北平,一直保存在家里。1948年3月,高孝贞带着子女奔赴晋冀鲁豫解放区,离开北平时,方将闻一多骨灰坛托付给弟弟、北京大学教授闻家驷保存。北京大学是平津学生运动的主要阵地,1948年4月11日,国民党特务制造“东斋事件”,捣破闻家驷中老胡同住宅附近的东斋教员宿舍,还袭击了北大红楼,闻家驷夏至家里极不安全,遂与闻一多生前的清华同事商洽后,将骨灰坛转移到西郊清华大学图书馆,而图书馆馆长正是闻一多的同学、同事和挚友潘光旦,是他在严峻的形势下,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收留了好友的遗骨。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10月24日,清华当局将朱自清的骨灰坛送往西郊香山万安公墓安葬。这时,已经回国的冯友兰同清华中文系几位先生商议,大家提议亦将闻一多骨灰坛安葬到万安公墓,并请住在东四钱粮胡同8号的陈梦家,就近向闻家驷提出这一建议。闻家驷经过慎重考虑,复信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一)一多兄遗骨在朋友们的关怀下得到妥善保存,遗属对此十分感谢!多嫂现在已回湖北老家治病(高真全家去解放区一事,在亲友和同事中是心照不宣的,所谓回老家治病不过是一种托词),一多兄骨灰入土安葬问题,弟无法代她做出决定。

  (二)家兄展民先生曾有明确表示,一多兄遗骨将来要归葬祖茔。此事指闻展民在《哭四弟一多》中提到的“俟汝遗骨迎归,定当葬于父母之旁,以补汝疏省之憾”的想法。

  (三)北平西郊现有军警重兵驻守,万安公墓是私人经营的墓地,其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一多兄骨灰安葬于此,如果遭到破坏,弟无法向多嫂和诸侄作出交代。

  1948年11月初,平津战役即将发动,北平进入“围城”阶段。战火的逼近使闻一多遗骨处于危险之中,考虑到清华图书馆是公共建筑,敌兵若来无法阻挡,加之潘光旦是民盟负责人之一,本人处境亦很危险,因此为闻一多遗骨寻找一处安全之地就格外重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闻一多的骨灰坛在清华图书馆保存了7个月后,又经历了一次“紧急搬家”, 转移到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的美国教授温德家中存放。温德是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结识的友人,后由闻一多介绍来华任教,对民主运动始终持支持态度。温德的美籍身份,对国民党兵患有一定震慑作用,闻一多骨灰坛由温德保管的确是最合适的了。

  文章最后说,潘光旦保存闻一多遗骨疑案终于真相大白,潘光旦不仅没有拒绝接纳闻一多骨灰,而且在危难时刻尽到了朋友的责任。在那场“触及灵魂”的思想改造运动中,他的检查最后还是被通过了,没被“彻底打翻在地”。

Copyright © 2009-2022 闻一多纪念馆 鄂ICP备10013513号

地址: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红烛路1号

电话:0713-42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