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莹对闻一多学术研究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4-06   来源:《闻一多研究动态》  

  青岛大学文学院丁晓莹在《近年来闻一多学术研究微探及思考》(《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3期)第三节“对于近年闻一多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对目前学术界的闻一多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文中说:“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言,更要摒弃国家意识意识形态主导时期‘遗留’的二元对立论,进行文学研究时也许可以从更多角度来入手来进行探索。就近几年闻一多的学术研究而言,笔者认为不必拘泥于其诗歌创作、美学风格,以及学术成就考究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多关注闻一多的戏剧理论及观点。纵观闻一多生平可以发现,闻一多先生在求学期间对戏剧十分感兴趣,他甚至亲自参演各种剧本,甚至在美期间,闻一多先生与梁实秋等人还一心策划着筹办相关戏剧社。在现代文学史上,闻一多先生对于后来的‘国剧运动’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近年来对于闻一多先生的戏剧观研究来看,许多学者还未真正地进入这一新的研究视野当中去,而且多数研究都局限于闻一多对于戏剧的基本观点与看法上,极少有人能从闻一多对于中国现代戏剧的贡献方面入手来进行探讨。此外,有部分学者选择从教育学、国学、人格研究等视角来审视和探讨闻一多先生在这些方面的贡献和意义,笔者认为是一种多元化的思维维度。在今后的研究当中,需要基于历史事实,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多角度的闻一多学术研究。”

  文中又说:“闻一多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文学家,对于闻一多先生在古代文学方面的贡献研究比比皆是,可是却都忽略了闻一多在现代文学史甚至是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的意义。大多数的优秀研究成果都是关于其诗歌创作思想或是风格的研究,比较微观和细化,缺少一种现当代文学史出发的宏观把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闻一多先生的各项研究及作品是联系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关系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在具体的诗歌创作领域,闻一多先生在对许多古典诗词与文化进行探索之后,结合西方的先进文艺理论,提出了新诗的格律问题。在闻一多先生看来,做学问、做诗都需要做‘中西结合的宁馨儿’。因而,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当中,笔者认为需要多关注其处在中西方艺术交融,以及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交合点上的位置与意义。”

  文中认为近年来许多学者将闻一多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中外比较方法上来,这方面的论文以及相关著作层出不穷。不过,“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对于阐释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了一番探讨,他认为对于文学文本的具体阐释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阐释者自身的‘成见’和‘先结构’,简单地说可以称之为个人视界;另一个则是将文本放入到具体的历史中来进行过去和现在的对话。而两个方面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对现有文本进行阐释和再解读。这也提醒我们在以后的闻一多研究当中,既要意识到个人视界中的成见问题,又要关注在历时维度的发展变化中对文本研究阐释的变化情况。要大胆地跳出前人或是个人的研究‘见’视角中,积极地寻找和寻求更有意义的视野来进行研究。”

  关于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文中说:文学接受学家尧斯曾引入“期待视野”的观念,“指出我们要从自己以往的阅读经验以及前人的研究当中走出来,通过自己切身的经验和世纪阅历去研究和感受文本。当然尧斯在其接受理论当中最看重的是对于文学史的阐释和研究。在他看来,文学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历时、共时以及一般的历史中的考察。这种理论的实质是强调一种文学史角度的文学接受考察,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阐释学。而恰恰是这一理论基点提醒我们,对于闻一多的学术研究,可以在历时维度与共时维度的综合前提下,更多地探讨一下闻一多在文学史,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接受过程。笔者认为这一个方面是许多学者还未曾真正关注到的一种研究方法。”

Copyright © 2009-2022 闻一多纪念馆 鄂ICP备10013513号

地址: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红烛路1号

电话:0713-42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