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皓著《闻一多:跨文化求索中的诗化人生》

发布时间:2011-11-15   来源:《闻一多研究动态》  

  济南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闻一多:跨文化求索中的诗化人生》,是潘皓根据博士论文撰写的一部专著。该书将闻一多放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会的语境中,考察其文化心理的形成、文化人格的塑造,研究其中西文化观以及文化选择,并且从跨文化与比较文学的视角进一步探究作为诗人、学者与斗士的闻一多,使全书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潘皓在山东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师从高旭东教授。高旭东是闻一多的学生孙昌熙的弟子,经常听到孙昌熙讲述闻一多的事迹与治学经验,高旭东带着这种感情指导潘皓完成了学位论文,并为此书撰写了序言。

《闻一多:跨文化求索中的诗化人生》序

高旭东

  读了潘皓博士研究闻一多的专著《跨文化求索中的诗意人生》,感慨万千。这部专著写得如此有学术创意,整体又如此自成系统,我为我的老师孙昌熙先生,为我的母校山东大学,感谢潘皓博士。

  我记得孙昌熙先生曾经对我说,他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而且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怒斥国民党当局的讲演,他就是听众之一。正如鲁迅晚年经常回忆章太炎先生一样,孙昌熙先生晚年也经常给我讲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李广田等先生的事迹。有一次,孙先生对我说:“闻一多先生是山东大学的骄傲,可是山东大学却没有研究闻一多的专家。”今天想来,孙先生的言下之意,是希望我在闻一多研究上有所贡献。可是,当时我沉浸于鲁迅研究以及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并没有对孙先生的话多加思考。而且我也不是没有研究闻一多的契机,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在湖北开会,不但邀请我去开会,而且说是我去与会就给一个理事,由于我没有研究闻一多的成果而找托词回避了。后来我想,如果我去出席闻一多会,挂上一个学会理事的头衔,就会逼着自己搞点闻一多研究。这样一来,在孙昌熙先生仙逝之后,我就不至于为自己在闻一多研究上一片空白而感到惭愧。后悔之余,我只好别寻补救之法。一是在自己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著述中讨论一下闻一多的创作,譬如《五四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中就有关于闻一多诗歌的讨论。还有,乐黛云先生让我在跨文化个案研究丛书中选择一个著名作家研究时,我选择的是梁实秋。梁实秋虽然是鲁迅的“论敌”,但却是闻一多最要好的朋友,并且也是山东大学的名师。二是鼓励自己的学生从事闻一多研究,潘皓与闻一多是湖北老乡,大学本科与博士研究生就读的都是山东大学,加上她非常喜欢闻一多,我就鼓励她从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的研究视角研究闻一多。如今,她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斟酌完善,将一部沉甸甸的专著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怎么能够不激动与欣喜!

  闻一多研究的成果很多,即使从比较文学或者跨文化的视角研究闻一多的,本书也不是第一部,但是在我看来,将来的闻一多研究史会淘汰许多重复的没有新意的闻一多研究论著,而本书则不会被淘汰。在一些闻一多研究论著中,跨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的视角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点缀,而在本书中则构成其实质性的内容,这就是将闻一多放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会的语境中,考察其文化心理的形成、文化人格的塑造,研究其中西文化观以及文化选择,并且从跨文化与比较文学的视角进一步探究作为诗人、学者与斗士的闻一多,使全书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更难得的是,本书跨文化的宏观研究视角是建立在大量的扎实的材料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精彩的文本分析之上的,而且也没有像一些大而化之的论著一样,抹煞研究对象的个性;恰好相反,闻一多与梁实秋的个性差异以及后来的不同选择,正是其文化人格的差异造成的。这样,理论就不是一种点缀,而是阐释的必须。可以说,本书是站在当代理论的前沿,对闻一多这一文化个案进行了富有创意的精辟分析。

Copyright © 2009-2022 闻一多纪念馆 鄂ICP备10013513号

地址: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红烛路1号

电话:0713-42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