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寺

发布时间:2009-01-16   来源:  

  据浠水县志记载:邑东二里有清泉寺。唐贞元六年(790),凿地得井,洌而甘,故以名寺。

  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罗田籍)起义反元称“红巾军”。据兵蕲水(今浠水),毁寺建都,国号“天完”,年号治平。直到至正十三年(1353)撤走黄梅,后迁都汉阳,改年号太平。

  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9)各处禅林祠宇,均得以复兴。而蕲水人犹识清泉故址,图复其坛宇。宏治十三年(1500),知府卢睿延高僧如通为主,大发众心,以襄隆举,于是重建,前有天王殿,中有大雄殿,后有毗卢殿,左有无量殿,两侧还有斋房,卧室数十间,集僧100余人。后来,朱其至在《清泉寺碑》文中感慨说:“可谓宝月重圆,金篦再映,实乃浠川之鸿举,震旦之硕观哉!”

  明末崇贞年间(1628——1644),清兵入关,无庙不焚,而此寺独存。

  清朝顺治(1644——1662)初,匡山僧最弱讲经于此,有邑绅李成栋捐凤栖山田课四十石以为寺东廊金粟阁香火之资。后因火灾,同治(1862——1875)年间重建,但未复旧观。

  按佛门常规,普天下护法天神韦驮却是一尊坐像,这其中流传着一则鲜为人知的故事。

  清泉寺的韦驮原本也是一尊站像。传说某饥荒年间人们挖草根,剥树皮充饥,后来有的卖儿女,有的流落他乡。清泉寺的住持见到这些景象,同情民间疾苦,于是召集全寺众僧100余人约法三章:“黎民百姓是我们吃千家饭穿百纳衣的施主。如今,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我们无法普渡众生,但不忍心挠民。从今日起,大门关闭,侧门半掩,各位僧人一律不得外出化缘,不愿留寺者,可云游四海,各自谋生。”当下出走了六、七十人。后来,侧门也紧闭,余下众僧人打坐佛堂,双手合十,似乎静待圆寂。三天后,忽然有人紧扣山门,说“有一少僧募得斋粮,已用竹筏运至寺门外河边,请卸货”。众皆惊喜之余,顿生疑惑:“从未派任何人出外募捐,这是怎么回事?”欲解谜底,必见少僧才能知晓。然而,四处寻觅,不见少僧,却见殿上韦驮佛像汗流浃背,泥身疲软,倾刻,渐渐支援不住了坐了下来。众僧才悟出:原来是韦驮佛法所至,拯救了他们。后来,他们按韦驮坐像重塑金身,顶礼膜拜。因此,清泉寺名声大震,闻名遐迩。

  自唐代到清朝,千百年来,清泉寺以它鼎盛的香火,招来四海游僧驻锡,八方善男信女虔诚拜佛;她背山傍水,坐北朝南,又以灵秀而绮丽自然风光和多姿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历代许多文人名士风邀云集,接踵而来,或寄情于山水,或感化于神灵,奋笔书怀,泼墨吟啸,写出了许多语工竟新的名篇佳作。其中见于史册最早的当数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游清泉寺》:

  珠圃邀欢兴未赊,赓诗煮茗坐莲花。

  上人我亦忘机者,欹枕相将到日斜。

  这是他于长庆四年(824)夏,由州(今四川奉节)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途经蕲水,游历清泉寺,即兴而作。

  然而,影响最为深远的首推北宋大学士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填的词《浣溪沙•游清泉寺》。县志载全文如下: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狮店,余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浠水)麻桥人庞安石善医而聋。安时虽聋,而颖悟过人,以指画字, 不尽数字,辄了人深意。余戏之云:“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羲之)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水西流。余作歌云: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极饮而归。

  这篇富于情韵的文字不仅描写了清泉寺洁净幽雅的环境,重要的是作者借景抒情,激越高歌人生应当乐观进取,奋发向上,揭示了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其词脍炙人口,千秋传诵,把这个小小的清泉寺播誉神州。这正是“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而不成着。”

  1945年至1949年,这儿改办了“浠水简易师范学校”。其时佛教改文教,庙堂办学堂曾为新中国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解放后,这里作过粮仓、酱园厂。1962年因战备需要改作盐库,“文革”中古寺因盐的腐蚀全部倒塌,盐业部门只好就地改建两栋盐库。1986年浠水县委、现政府决定在此修建闻一多纪念馆,并于1988年元月28日奠基,从而真正结束了清泉寺一千一百九十八年几度兴衰的历史。

  现在,馆内后山坡上竖着一块宽174,高80的横幅白色大理石寺名匾额,这是古寺存留下来的惟一遗迹,“清泉寺”这三个字阴刻阳文,字径约高60,宽45,笔力刚劲雄健,字体隽秀挺拔,已无从考证何人所书,何时所刻,人们只能从这壮丽的匾额文字中去想象它昔日清泉梵响的辉煌。

Copyright © 2009-2022 闻一多纪念馆 鄂ICP备10013513号

地址: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红烛路1号

电话:0713-42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