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朝阳区第九支部举办 "坚持真理意志 传承红烛精神" 主题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10-10   来源:北京朝阳民盟  

  原标题:燃红烛薪火 聚奋进力量——民盟朝阳区第九支部举办 "坚持真理意志 传承红烛精神" 主题座谈会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7日上午,为深切缅怀民盟先贤,传承与弘扬闻一多先生“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红烛精神,民盟朝阳区第九支部联合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举办"坚持真理意志 传承红烛精神"主题座谈会。

  民盟农业农村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处长李春艳,民盟北京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朝阳区统战理论研究会会长张华琳,民盟朝阳区第十四支部、上海合合信息程世冲,民盟朝阳区第十支部委员、管庄地区商会副会长秘书长贾略,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智库专家禹日红、副主任宣铁卫,特别邀请嘉宾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秘书长丁涛、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申超、星缘公益专业志愿服务队创始人尧贺平等参加了相关活动。会议由民盟朝阳区第九支部轮值主委、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副主任张建琴主持。由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李品一老师主创的《红烛长明》,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为座谈会营造了庄重而温暖的氛围。

  锚定精神传承方向

  张建琴主持会议并提出要持续深化“寻访先贤足迹 传承红烛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将闻一多先生“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红烛精神融入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中,同时,持续关注闻一多纪念馆发展,助力地方产业振兴,立足朝阳区,链接浠水县,为传承红色文化、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民盟力量。

图片

  激活红烛文化基因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禹日红以《激活文化基因,传承红烛精神》为题发表演讲。他从历史维度梳理红烛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结合民盟先贤事迹,提出将“守护文化基因”落实到实际项目中。例如,优化纪念馆展陈空间、增设沉浸式红色体验项目;联动朝阳区与浠水县文化资源,将两地红烛精神传承实践融入馆内展示,切实提升纪念馆文化承载力,让红烛精神从书本、历史中走出,成为可体验的文化。

图片

  探索传承实践路径

  在“精神践行”环节,丁涛带来《红烛精神照古今,文化传承谱新篇》主题演讲,阐述红烛精神如何“照进现实”。他聚焦以光影为媒介的电影践行之路,通过最高艺术形式展现红烛精神在新时代的重燃,引领大家从“精神领悟”迈向“精神落地”。

图片

  青少年接力,薪火永相传

  本次座谈会特别邀请青少年代表发言。燕郊中学初二学生刘依瑶分享了自己对红烛精神认知的转变——从课本诗句到在老师、父母、志愿者身上看到的“燃烧与照亮”。她表示,青少年要做“闪闪发光的火种”,从勤奋学习、帮助同学、参与志愿服务做起,传承红烛精神。她真挚朴实的发言,让大家看到了精神传承的希望。

  共话红烛精神时代价值

  “红烛精神大家谈”环节,与会者们纷纷踊跃建言。程世冲提到,落实项目时发现少有人知闻一多先生籍贯,普及其湖北浠水人这一常识,才有可能进一步衍生出以探寻先生足迹为主题的红色之旅。申超认为,闻一多先生所代表的精神,是一座全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圣殿,也是连接不同群体、不同时代的文化桥梁,对于民盟的老师们而言,是推动红烛精神传播与传承的切入点。现场还就文化传播应走史诗级还是年轻化路线展开激烈讨论,思想火花不断。

图片

  构建民盟文化品牌,助力复兴发展

  “红烛精神”是文化富矿,蕴含无尽力量。民盟朝阳区第九支部以推动“闻一多红烛精神”传承项目为契机,支部发挥纽带效能,推动朝阳与浠水文化共建特色文化品牌,铸就文化内涵,借助现代科技与多元传播,让精神走出历史、融入生活。

Copyright © 2009-2022 闻一多纪念馆 鄂ICP备10013513号

地址: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红烛路1号

电话:0713-42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