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武先烈追随精神

发布时间:2016-07-15   来源:黄冈日报  

民盟江苏常州李公朴支部倪建春

  70年前,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殉难报告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后,践行了他所说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最终和李公朴先生一样,血洒昆明。70年沧桑砥砺,伟大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殉难70周年,耳边仍然回响着他们的豪言壮语,内心仍然感受到他们的生命虽然逝去,但英魂永昭!他们的印迹虽然磨灭,但业绩长存!

  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是民盟的骄傲,更是他们的家乡常州和黄冈人民的楷模。我崇尚李公朴、闻一多先生,崇尚他们的民族气节,敬仰他们的爱国情操,钦佩他们的坚定信念。在他们的家乡以他们的名字创建“民盟常州李公朴支部”“民盟黄冈闻一多支部”意义不同凡响,而作为李公朴、闻一多支部的盟员更应有光荣、责任、使命和担当。

  在李公朴先生祖籍之地——武进,我们在李公朴塑像前庄严宣誓:“我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我是公朴先生的战友,爱国民主是我的追求,同心奉献是我的责任……追寻公朴足迹,继承公朴遗志,弘扬公朴精神,立志服务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那一刻,我们仿佛走进和公朴先生并肩战斗的年代,他的钢铁般意志触动、感染着我们;他的伟大献身精神鼓舞激励着我们。

  在李公朴先生出生之地——淮安,尽管他的故居被历次拆迁湮灭几近,我们只能从当地民盟同志的介绍中找寻些痕迹,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他在这里度过的人生最初13年,给少年公朴性格注入了倔强与叛逆、正直与刚强,乃至其后显示的极强的斗争性。100年前公朴先生走出淮安,开启了他天下为公的人生之旅;100年后我们走在这里的大街小巷,追寻着少年公朴那颗崇尚自由的心、那缕桀骜不驯的魂。

  在李公朴走上民主救国道路的起始之地——上海,我们站在龙华烈士陵园李公朴墓前,凝视着他的长须照片,那温和而自信的神情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我们深情地祷告:“我们是您家乡的战友,您是民盟李公朴支部的灵魂,您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追随先贤足迹勉力前行。”墓前祭拜,接受灵魂洗礼,对于我们支部盟员而言,受益匪浅,意义深远。

  在李公朴抗战期间工作和战斗之地——临汾,我们了解他在抗战宣传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感人义举,更为无数中华优秀儿女英勇抗战的壮举自豪和骄傲。

  在李公朴留下红色足迹之地——延安,我们参观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和旧址、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领略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难困苦中运筹帷幄,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悟到李公朴等爱国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诚挚情感。

  在李公朴最后战斗及殉难之地——昆明,我们伫立在北门书屋、李公朴殉难处、李公朴衣冠冢,感悟着他对公义与真理的执着追求、为民主与和平的不懈奋斗。

  追寻之旅,我们且行、且看、且思,寻找到答案: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李公朴、闻一多等先烈们不惜抛家舍业,流血牺牲,尽瘁于救国与进步文化事业?李公朴告诉我们:“没有主义就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力量。”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时候,支撑他们的是信仰的力量,这种崇高的信仰镌刻在他们的生命里,经过百炼终成精钢!这种信仰化作了一种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力量,锻造了一个民族,成长了一个国家。

  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的一生,因爱国而崇高,因奋斗而充实,因勇敢而可敬,因公正而磊落,他们用坚实的足迹,树立起不朽的人生丰碑。与先贤一样,作为民盟人,我们同样拥有一腔拳拳爱国之心,一份不变的饱满热情,我们必须铭记先辈伟业,继承与中共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毕生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之梦。

Copyright © 2009-2022 闻一多纪念馆 鄂ICP备10013513号

地址: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红烛路1号

电话:0713-4215603